观看记录 清空
    • 视频
    • 资讯
    • 明星

    脱口秀回来了,但李诞没有

    2025-04-23 06:26:55 综艺 254阅读

    关注片片,精彩绝不错过

    有人为了躲酒局在网上开直播,结果一不小心成了小红书顶流主播

    有人自己婚姻失败,给人当情感军师,却成了两百万人的电子闺蜜

    有人主业受到重创,纯靠副业三个月把自己盘活了。

    而上面的这些人,都是同一个人——李诞

    被脱口秀节目抛弃的日子里,他去小红书开辟了直播新赛道。

    没想到,他还真把直播间搞火了。

    三个月涨粉近60万。

    直播间多次登上小红书买手榜第一。

    场均观看人数排名前五。

    其实李诞在带货这块儿翻过不少车。

    几年前,他和前妻黑尾酱一起出现在直播间。

    看到直播间下单人数远远低于观看人数。

    李诞张口就骂“18.5万人,18万是垃圾。”

    这事儿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
    后来李诞又在微博带货女性内衣。

    文案配的是“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装备”。

    被认为是对女性的侮辱。

    李诞还因为这事儿被市场监管局罚款87万。

    谁也没想到,如今他竟然还能挤进小红书的直播带货赛道。

    我围观了几场,发现李诞这次走的是条不太一样的路。

    如今小红书直播赛道非常卷。

    要么搞个小众的人设。

    要么整点儿吸睛的花活儿。

    比如董洁的“岁月静好”直播间;

    名媛章晓蕙的 “品味人生”直播间

    甚至还有姜思达营造的“百变大咖”直播间。

    李诞也另辟蹊径,把直播间搞成了“情感电台”。

    主要就是读读网友来信,帮他们解决一些情感问题。

    谁能想到,一个连自己感情问题都处理不好的人,竟然帮别人解决问题。

    带货方式也很独特。

    直播间主打一个自助购物。

    商品都成了他开展情感电台的道具。

    读到过于炸裂的内容。

    他就抽根儿牛肉干儿冷静冷静。

    有时候会选择比较抽象的方式,直接把挂耳咖啡挂在耳朵上。

    不得不说,研究过大众娱乐的人确实不一样。

    这种软植入的带货方式,效果反而更好。

    毕竟网友来信内容,实在过于精彩。

    有人发现室友和自己50岁的博导恋爱;

    有人被两个搞婚外情的同事,当成约会工具人;

    其中最炸裂的一个,是来信者用三个视角讲述了一段出轨故事。

    这位网友发现,她老公出轨了公司的实习生,犹豫要不要离婚。

    她犹豫的原因,竟然是怕下一段感情还会遇到渣男。

    所以不如和眼前这个凑活过。

    另一边,小三不愿和投稿人共享一夫,提出分手。

    结果渣男崩溃了。

    一边不舍得为自己付出的原配。

    一边不断纠缠更年轻的小三。

    其实就是想复刻《燃冬》。

    而这位网友竟然被渣男PUA住了,信了男人不舍得她的鬼话。

    甚至开始共情渣男了。

    在信中帮她老公问李诞,到底应该选谁……

    更炸裂的是小三实习结束的时候,她还送了小三离别礼物……

    目前的情况是,她还没离婚。

    但她老公和小三复合了,还给对方买了房。

    比上面更狗血的情况,在李诞直播间还有很多。

    李诞读信爆火就跟其他情感博主的成功路径类似。

    都是抓住了人类爱八卦的天性。

    看八卦就像吃辣条。

    虽然没营养,但又刺激又快乐。

    零成本吃瓜,也是最快吸引关注的方式。

    网友的持续来信,又刚好为李诞直播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吃瓜素材。

    甚至还有一些故事,会出现后续。

    这种感觉,就跟追连载小说一样,用户黏性自然会越来越高。

    乐子人不仅爱看八卦,还爱听段子。

    李诞读信遇到过于炸裂的内容,会附带一些reaction。

    有时候还会模拟来信者的语气读信,放大文字中的情绪,营造娱乐氛围。

    并且有些网友本身就属于优质写手, 来信内容的精彩程度,赶超脱口秀。

    一位姐妹描述老公孕期出轨说道:

    “我大概嫁入了大户人家吧,毕竟少爷在我孕期纳妾。”

    讽刺老公的出轨对象,她形容道:

    “对方是个医美姐,挺漂亮的,哈哈哈。”

    又夸又贬,嘲讽拉满。

    而最后她阴阳公公在粥铺装逼那段,比脱口秀还好笑。

    (*先付后吃)

    起初有人怀疑,这些故事都是编的。

    也有人在切片评论区现身说法,证明现实比故事更狗血。

    不过,绝大多数网友不在乎真假。

    只在乎从故事中获得新奇或快乐的情绪体验。

    李诞抓住的不仅仅是大众的娱乐心态。

    作为一个社会学出身,又经历过不少争议的人。

    他非常清楚,只有说观众想听的,才能保住流量。

    李诞曾经在《十三邀》里,教许知远怎么少挨骂多赚钱。

    他的秘诀就是少说真话,不要挑战大众。

    尤其不能说那些大多数人敢想不敢说的事情。

    李诞2017年就拿捏了大众娱乐的流量密码。

    如今只能说更加炉火纯青了。

    而在情感节目中迎合观众最好的方式,就是提供情绪价值。

    说白了,就是摆正倾听者的姿态。

    把自己包装成网友的“电子闺蜜”。

    这是很多情感博主都实验过的捷径。

    所以这条路相对平稳。

    而李诞复刻得很成功。

    比如一个和前男友重逢的女生,来信咨询情感问题。

    重逢后的两人正处于暧昧期。

    她觉得开心最重要,在不在一起无所谓。

    不过她也在困惑要不要确定关系。

    于是想在对方过生日的时候,试探男生的态度。

    李诞觉得女生在考虑这件事, 就说明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开心,而是在一起。

    同时建议女生把试探内容改成:

    “下次生日不知道陪不陪你过,只希望你这个生日很快乐”。

    欲擒故纵一把,不要明牌。

    建议是有用的。

    但仅仅给出建议,李诞的作用只是一个解答困惑的工具人。

    于是他又接着补了两句。

    表示给建议不是为了帮网友追男人,而是觉得这样网友心态会更好。

    这两句话一加,给观众营造了一种感觉:

    他将来信者放在了第一位。

    李诞也从给出建议的人,转化成了来信者的闺蜜。

    而普适的情绪价值,是把他从来信者的“个人闺蜜”转化为大众“电子闺蜜”的关键。

    直播间写信的人来自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。

    有过于炸裂的故事,自然也有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难题。

    包括情感困惑、职场经历、原生家庭。

    这些来信,将直播间构建成了现实世界的微观模型。

    不少观众能在故事中,找到细节共鸣。

    而李诞用旁观者清的金句点评,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。

    能迅速把看故事的乐子人,转化成个人粉丝。

    看过他直播的朋友,应该能感觉到。

    他给出的很多建议在现实中很难执行。

    比如网友提问如何面对职场pua。

    李诞建议如果对方不能随便开除人,那就别辞职,直接发疯。

    还现场演绎了发疯的方式。

    他说的挺过瘾,观众看的也挺过瘾。

    但这种应对方式,只能在直播间当个乐子。

    投稿人一直忍受pua,就是因为不敢随便发疯。

    毕竟很难确定,是被当成疯子更痛苦,还是继续被pua更痛苦。

    还有网友提问:

    由于过去的痛苦一直内耗,如何才能解决。

    李诞建议网友把痛苦的事情写下来。

    编成押韵的段子发在小红书上。

    这样不仅能把痛苦散发出去。

    说不定哪天还能火一把。

    实际上,因为某件往事痛苦内耗的人,更害怕遭到别人对这件事的负面评价。

    既然建议如此鸡肋,那他提供的是哪门子情绪价值?

    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分享和认同。

    很多时候,当事人提出情感或情绪问题,目的都和内耗很类似。

    他们并不是想得到完美的解决方式,而是需要对外界倾诉。

    并渴望倾听者,认同这种情绪存在的合理性。

    巧了,李诞早就在播客中和王建国讨论过内耗问题。

    他把导致内耗的事件,概括为插在人身上的一把刀。

    刀拔出来,人可能立刻会死。

    但不拔出来,人就永远活在这把刀上。

    并开始享受这把刀带来的痛苦。

    这话完全踩中内耗人的痛点了。

    其实他能打通情感赛道,和他一直坚持的人设关系非常大。

    李诞曾经在《十三邀》中,接受许知远采访时说过:

    他讨厌崇高。

    所以他在公众面前树立的,一直都是注重个体感受的人设。

    并且一直在为了个体,解构崇高。

    《奇葩说》第六季,有一期关于“救名画还是救猫”的辩题。

    李诞作为“救猫”的一方,消解崇高的同时,把个体的意义推到极致。

    当时这段内容,还成了他的高光场面。

    不过,有时候注重个体过头,就会让人感觉自私利己。

    这也是李诞备受争议的部分。

    他在鲁豫的采访中说过:

    如果缺点暴露的时间够长,就会找到一个方法,把缺点变成优势。

    如今,李诞果然找到了。

    情感问题是非常私人的话题,也因此非常注重个体感受。

    尤其是在失衡的情感关系里,完全站在个体角度,分析问题提出建议。

    其实是最容易减轻爹味儿,引发共鸣的方式。

    只能说李诞确实和这条赛道很适配。

    在现实中招黑,在直播里翻红。

    这套路之前也有人成功过。

    比如网友在内娱唯一的人脉——张大大。

    不过,最近张大大因为参加《十天之后回到现实》,已经败光了好不容易积累的路人缘。

    而李诞眼下算是吃上了一波流量。

    但能不能留住,那还得且往后看。

   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,直播还是就当乐子看看就行。

    有些应对问题的方法,不要轻易尝试。

    今天就说到这里,我们明天见!

    拜了个拜!

  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
    编辑:梅子

    片片推荐好物

    观众老爷们都知道,片片每天都要录音, 秋冬季节很干燥,导致我的嗓子总是感觉特别紧,录着录着就念不下去了。

    在看护肝,观众老爷点个再走吧!

    本站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,我们不储存任何资源。仅提供个人用户测试宽带使用,版权归原电影公司所有。

    电视直播 www.dianshizhibo.org